出處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healthliving/article.php?pbgid=71475&entryid=594614

看病十多年,許多患者臨走時多會問一句:「請問什麼東西不能吃?」但不會問這問題的患者似乎也很多。問與不問,其比例大概是二比三,不問的人似乎多一些。食物的禁忌說來話長,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,因此遇到有人發問時,我多因時間不許可而簡單回答幾句,常常也因匆匆忙忙而未能主動交持,影響療效不少,想來頗感愧對患者。



 多年來,我的客廳裡一直貼著一張食物禁忌表,我的用意便是要讓患者自行閱讀,然後自己小心檢點。但是有許多人已注意到這張禁忌表,也有許多人未注意到。因此我想不如好好寫一篇專文來討論這個問題,讓《弘裔雜誌》的讀者們都能知曉。以便於在遇到疾病時,能縮短療程,順利痊癒。

  在我的食物禁忌表裡,咳嗽是食物禁忌最多的一種病。也許是因為多年前,每到冬天我必定會咳嗽,因此我對它的禁忌,體會最深,知之甚詳。台灣有一句俗語說:「師傅怕抓漏,醫生怕治嗽。」這表示咳嗽是極難治的一種病。而咳嗽之所以難治,我想可能與它的禁忌太多有關。當然,另外的原因何嘗不在於空氣污染太嚴重?

  內子也是一位每次感冒咳嗽不易痊癒的人,所以她在咳嗽期間,對於食物也變得非常敏感,稍微吃到一點不該吃的東西,咽喉馬上變得又緊又癢又乾又痛,所以食物禁忌對她來說,變得極為重要。我想像她這種人,台灣必定不在少數。因此本文的發表就顯得非常必要。

  咳嗽初起,往往伴隨咽喉乾痛紅腫之症,這時候最怕的是吃到有火氣的東西,如炸過、烤過的豬排、魚、雞塊、薯條等等此外,營養分太高,比較補的東西也不能吃,如牛肉、鴨肉、羊肉、龍眼肉、芒果、榴連、香蕉、糯米、麻油等等還有糖類製品,如牛軋糖、巧克力、各種糖果、年糕也都吃不得。即使咽喉已經不痛,只要是乾咳,痰不易咳出,禁忌便非常的多,包含一些酸味的水果如橘子、楊桃、吉利果、葡萄、葡萄柚,以及西瓜、向日葵子都不可吃。另外,吃各種的冰品,會刺激氣管,使它收縮而引起咳嗽,所以也不可吃。舉凡一切會刺激神經的東西,如酒、煙、胡椒、咖啡、辣椒、咖哩、酸辣湯、醋、檳榔等具在禁止之列。小孩子們,咳嗽不容易好,與他們喜吃超級市場的東西,如乖乖、蝦味先、波卡、不吃不可、泡泡糖、脆笛酥等,火氣很大的東西有關。

  食物禁忌稍稍可以解除的情況是咳嗽時痰容易咳出。痰多而易出,表示肺火已開始退,發炎的狀況已經緩解,這時稍微可以補一補,但也不可補得太多,以免咽喉、氣管又被束住。最穩當的辦法是一面吃些清火的東西,一面吃一些補,無論吃中藥或食療,道理都是如此。記得民國七十四年的春節,我已咳了一個月,稍微好了一些,遇到過春節,因嘴饞而吃了一些瓜子,遂又使咳嗽加重起來,至今十年猶印象深刻。

  咳嗽之所以那麼難治,原因除了空氣污染以外,實在是因為它的食物禁忌太多了。幾乎已到了防不勝防,無處閃躲的地步。試想一般自助餐廳的飲食,咳嗽的人進去吃,如何免於犯禁呢?那些烤鴨、烤雞、煎香腸、炸魚片、炸排骨、煎蛋、炸豆腐乾、炒花生、炸菜丸、炒小魚乾,哪一樣是可以碰得的呢?當我們不知而誤吃了,或已知而忍不住吃了,都得承擔它的後果,必須再多吃一些藥來抵消食物的副作用。以我的臨床經驗來說,一個人咳嗽而誤犯了食物禁忌,也並非什麼了不起的事,預多再多吃一、二帖水藥或一、二小包藥粉,狀況就解除了。從前我的小女兒咳嗽時,仍會吵著要吃冰,我拗不過她的要求,還是會給她吃一些。但後來只要再給她吃一些藥就沒事了。

  其次談到肝臟病人的食物禁忌。在我的病患中,咳嗽的人數最多,其次是肝病的人數。因此我們緊接著就來談肝病者的禁忌。

  台灣地處亞熱帶,因此身體的火氣比較大。咳嗽屬於肺火,肝炎則屬於肝火。肝臟出現毛病常表現於肝火,肝火大,便會口苦、口乾、小便黃、眼球黃、疲勞、大便硬、難入眠而易醒,有時則累得爬不起來而噩夢連連。中國人得肝病的比率是世界第一,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不講究衛生加上環境污染、農藥使用過量。所以全體中國人實在不能不講究保護肝臟。有些人已經得了肝炎、肝硬化則尤其要注意自己的飲食。許多肝病的人看診完後,總不會忘記問我:「什麼東西不能吃?」我總會隨口回答一句:「油炸的東西不能吃。」理由是油炸食品火氣很大,吃了容易引動肝火,而且油經過高溫處理後,會產生致癌物,一般人尚且不可吃油炸物,何況肝病之人?脂肪的代謝必須依靠肝,食物中有毒的物質也須由肝來處理,油炸物含有大量有毒的脂肪,對肝造成很大的負擔,所以肝病的人切記不可吃油炸物。台灣地區B型肝炎、C型肝炎的人口非常多,而林立的飲食店、速食店、餐廳裡多的是油炸食品,這些GPT指數昇高的人,若不能抗拒對油炸物美味的誘惑,肝病要好也很難。

  此外,酒和煙也是肝臟的剋星,據報導,一個人若得B型肝炎,則將來變肝硬化、肝癌的機會便成為一般人的一百倍。若他又吸煙又喝酒,則他將來得肝硬化、肝癌的機會便成為一般人的四百倍,多麼可怕。

  為了增進食物的色、香、味,防止食物腐敗、變色、變味,食品商人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的化學合成物質或天然物質,這些物質就稱為「食品添加劑」,也稱「食品添加物」或「食物附加劑」。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,這些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範圍日益擴大,因而它對人們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。

  食品添加劑大致有防腐劑、抗酸化劑(抗氧化劑)、漂白劑、著色劑、保色劑、殺菌劑、乳化劑、膨脹劑、粘稠劑、調味劑、營養添加劑、香料、結著劑、溶劑。雖然這些添加劑有化學合成的,也有天然的,但使用時都有一定的限量,否則對人體是有害的。縱使商人能限量使用,其實這些東西也非人體所必需的。何況商人與工人知識水準、道德水準良莠不齊,我們很難保證他們不會過量使用。這些添加物,隨著科學的發達,種類越來越多,據說不是僅僅數百種,其至已達二、三千種。這些東西有的已經證明對人體有害,有的尚不清楚其副作用。為了保護我們的肝臟,使肝病迅速痊癒,我們應盡量避免吃到這些東西。

  摻有添加劑的食品到底有哪些呢?這是不能不注意的。今略舉如下:一般在市場出售的加工食品如罐頭、清涼飲料、汽水、糕點、臘肉、香腸、魚肉冷凍製品、花生醬、醬菜類、豆醬、魚貝類乾製品、豆腐乳、糖漬果實類、鹽醃品、各種果醬、乳酪、奶油、人造奶油、辣椒醬、豆乾、雪糕、布丁、餅乾、鹹酸菜、鹹魚、速食麵等等,都含有添加劑,其中以防腐劑、著色劑和調味劑最為常用。

  為了安全起見,嚴重肝病的人最好完全不吃加工食品,而只吃完全天然的五榖雜糧、蔬菜、水果、禁止喝各種調味清涼飲枓。

  心臟病、高血壓的人要禁止吃動物性的脂肪。因為這兩種病主要的起因是動脈血管粥化、硬化引起。而血管硬化、粥化又跟動物性脂肪有關。動物性脂肪是飽和性脂肪,植物性脂肪是不飽和性脂肪,前著不易分解,後者較易分解。不分解就會堆積於血管壁而造成血管粥化與硬化,最後變成冠狀動脈阻塞、心肌梗塞、高血壓、中風。事實上,心臟病、高血壓的人不但不要吃動物性的油脂,就連植物油也是少吃為妙。許多素食者喜歡把菜炒得很油,然後又加上很多鹽,認為這樣才好吃、夠味,難怪素食者照樣有不少人得了心臟病、高血壓。理由是植物性脂肪雖然是不飽和性脂肪,但是如果吃得太多,運動量太少,依然也是堆積於體內血管,造成動脈硬化、粥化。再加上鹽的作用,血壓當然居高不下。

  姜淑惠醫師曾在她的「健康之道」錄音帶中說:「植物油是經高溫提煉製成,所以吃到體內容易阻礙血液循環。」她要我們觀察家中的排油煙機上的油極具粘性,極難擦去,來瞭解植物油對人體的害處。她認為天然植物的種子中已經富含油脂,何必在炒菜時又加了那麼多的油?聽來頗有道理。

  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忌吃酸味的水果,這可以說是我的經驗談。因為酸味的水果如檸檬、葡萄柚、鳳梨、芒果、奇異果、蘋果、香吉士等,有很強的侵蝕作用,會侵蝕胃腸壁,使潰瘍不易痊癒。再者胃腸潰瘍者,胃腸壁較薄,要避免空腹飲茶,因茶可去油脂,比較利。常常空腹喝茶,將使胃腸壁越來越薄,最後易造成出血。蒙古人吃牛羊肉,油脂太多,加上肉類的酸性作用,所以必須多飲濃茶來消除油脂,一方面以茶之鹹性來平衡肉類之酸性。一般素食者若吃得不油膩,蔬菜、水果的量足夠,食物的酸鹹已得均衡,實無需喝茶。

  尿毒洗腎的人不可吃含鉀太多的食物,否則腎臟無法負擔,心跳也會突然加快。高鉀食物常見者為南瓜、芹菜、竹荀、花菜、莧菜、香菇、柿子、芋頭等等。尿毒患者宜吃低鉀食物,如冬瓜、胡瓜、黃瓜、絲瓜、綠豆芽、西瓜、甘蔗、檸檬、蓮霧、鳳梨等。

  另外,尿毒患者也忌多食含磷高的食物,如蛋黃、黃豆、豆皮、蠶豆、芝麻、蓮子、瓜子、豬肝、紫菜、花生、碗豆、綠豆、只能吃低磷的食物如麵包、海帶以及各種的蔬菜。

  食物的禁忌越多,人生越顯得不自由、不自在。較積極有效的辦法應該是佛法,保健中藥、氣功、素食的緊密結合,使我們過著健康、活潑、無所禁忌的日子。

(刊載於弘裔雜誌第七期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承語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